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口腔里的舌下腺囊肿,不急治,别误诊

YN Liu, L Wang TheInnovation创新 2024-02-05

导 读


口内型舌下腺囊肿是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目前最普遍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患侧舌下腺。本文报道了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的高自愈率,推荐将随访监测、等待自愈作为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的首选处理方案。该研究结论有望使我国每年成千上万的患者减少一次住院全麻手术,避免一个功能器官的切除。


图1 图文摘要


舌下腺囊肿是较常见的口腔疾病,由舌下腺的唾液外渗所致,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舌下腺囊肿可分为两种类型:位于口底的口内型和突入颈部的口外型。其中,以口内型舌下腺囊肿更为常见。大多数口内型舌下腺囊肿患者没有明显疼痛,罕见继发感染,轻微影响咀嚼、言语、吞咽。临床检查可见位于舌与下牙床之间的口底囊性肿物,表面光滑、大小不等。囊壁菲薄,内含黏稠囊液,略带黄色,呈“蛋清样”。

患侧舌下腺摘除术是目前广为推荐的治疗方案。但由于舌下腺外侧被下颌牙床遮挡、内侧受厚重舌体挤占、深面有导管神经干扰,术区深窄,视野局限,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摘除时常采用全麻,需住院并伴有手术风险,包括术后出血、口底肿胀、呼吸障碍;严重者需紧急救治,防止窒息致死。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囊肿开窗术、微开窗术、硬化剂囊肿内注射等。但由于其治愈率不甚理想,未能取代舌下腺摘除术成为主流治疗方案。

早在2014年,我们就开始了有关舌下腺囊肿诊疗的临床研究,期间偶然遇到了自愈的病例(图2)。

图2  女,6岁,右侧口底囊性肿物(左),穿刺抽吸出蛋清样液体(中),诊断为舌下腺囊肿。未经任何处理,囊肿消失、自愈(右)。囊肿存续时间10个月。

经文献查阅,我们注意到其他类似的舌下腺囊肿自愈个案报道,由此我们在2018年启动了舌下腺囊肿自愈的临床研究。本文报道的是该研究的初步成果:114例口内型舌下腺囊肿,未经任何处理,自愈105例,自愈率为92.1%。只有9例患者在发文时未诉观察到囊肿自愈。在自愈前,囊肿存续中位数时间为6个月(图3),经平均长达两年的长时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四分位数区间IQR 19-35个月),仅1例囊肿自愈后再次复发。

图3 舌下腺囊肿的高自愈率

进一步分析发现囊肿大小是影响自愈率和存续时间的主要因素。囊肿越大,自愈率越低,存续时间也越长。但经长达两年的随访,我们发现即使是最大径超过3cm的大囊肿,也能自愈(图4),自愈率超过七成(8/11)。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囊肿位置、就诊时囊肿的已存续时间均不会显著影响囊肿自愈率和存续时间。

图4  女11岁,口底肿物,最大径约4cm(左),穿刺见“蛋清样”囊液(中),诊断为舌下腺囊肿。未经任何治疗,囊肿自愈、消失(右)。囊肿存续时间9个月。

本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的高自愈率提示这个病可以等待自愈、不用急着治疗。传统的手术切除舌下腺治疗方案应考虑被弃。仅在我国,就有望使每年成千上万的患者减少一次住院全麻手术,避免一个功能器官的切除。

口内型舌下腺囊肿的高自愈率在一定程度也解释了多样化的治疗方案及其相近的治愈机率。据文献报道,切除全部或部分舌下腺、破坏表浅囊肿壁、囊肿内药物注射等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治愈率。

等待口内型舌下腺囊肿自愈的前提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包括口底囊性疾病(如脉管畸形、表皮样囊肿、畸胎瘤等)、罕见恶性肿瘤(如黏液表皮样癌等),需经临床医生诊查,以免误诊。


总结与展望



口内型舌下腺囊肿是一种自愈率极高的疾病(92.1%),推荐先不着急治疗,而是将监测、等待自愈作为首选处理方案。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我们的新发现进行验证,降低病患手术风险,并深入探索致病因素和机理,降低舌下腺囊肿发病率。




责任编辑


汪一心     哈佛大学

陈   浩     广东省人民医院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med.2023.100011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Medicine第1卷第1期以Letter发表的“High self-healing rate of oral ranula: A prospective study” (投稿: 2023-04-17;接收: 2023-06-03;在线刊出: 2023-06-13)。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med.2023.100011


引用格式:Liu Y., Wang L., Zhu Y., et al. (2023). High self-healing rate of oral ranula: A prospective study.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1(1), 100011.



作者简介

王佃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创性提出并开展胸腮间隙(佃灿间隙)入路、耳前-耳后-耳下切口等腮腺肿瘤手术新方法。开展舌下腺囊肿的非手术治疗,使大量患者避免了全麻住院手术和器官切除。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 琳,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细菌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建设项目、北京大学临床+X青年专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院基金等。发表SCI论文9篇,2篇中文核心期刊及EI论文1篇。申请专利6项,获批4项,其中获批发明专利一项。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获2021年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专培毕业生,2022年北京大学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刘宇楠,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诊断与治疗。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分会委员,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往期推荐

_

异常应激颗粒是导致腓骨肌萎缩症2型的关键

► 点击阅读

_

肌患病,肠来治:利用菌群对抗肌萎缩相关疾病

► 点击阅读

_

针对黄热病毒的高效抗体及超级中和表位

► 点击阅读

_

从狼疮单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到精准靶向治疗

► 点击阅读

_

尾部锚定蛋白的特异定位与监测机制


► 点击阅读

_

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肺部的抗感染免疫应答

► 点击阅读

_

巴利昔单抗——重度肝脏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治疗手段

► 点击阅读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5个国家;已被13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生命科学

第1卷第2期

地球科学

第1卷第2期

材料科学

第1卷第2期

医学

第1卷第2期

生命科学

第1卷第1期

地球科学

第1卷第1期

材料科学

第1卷第1期

医学

第1卷第1期


The Innovation


_

第4卷第5期

第4卷第4期


_

第4卷第3期

第4卷第2期

第4卷第1期

第3卷第6期

第3卷第5期

第3卷第4期

第3卷第3期

第3卷第2期

第3卷第1期

第2卷第4期

第2卷第3期

第2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第1卷第3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口腔里的舌下腺囊肿,不急治,别误诊

YN Liu, L Wang TheInnovation创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